商会秘书处联系人
王广军:137 2032 8738
何 成:139 9569 5057
朱群立:135 5403 3099
联系电话:027-82782788
商会地址: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50号绿地国际金融城蓝海A座612-615号
电子邮箱:124584270@qq.com
● 一问:中华文明原点今何在?
中华文明的原点何在?毫无疑问,在洛阳。洛阳,是中华自夏、商、周三代起5000年文明的发源地,是中国儒释道三家的发源地,是中国70%宗族大姓的起源地,是福佬人、广府人和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可以说,洛阳是中华文明的根之所在,是中华民族的魂之所系。
今天看洛阳,不仅要跳出洛阳看洛阳,还要站在世界发展趋势和中华文明崛起的高度看洛阳。正如希腊是哲学的发源地,是柏拉图学院和亚里士多德的讲学场所的所在地一样,中华文明的核心思想毕发源于洛阳,从”河图洛书“开中华文明源流起,老子长居洛阳而孕道家,孔子”入周问礼“而成儒家,佛教入中国而建白马寺,儒释道三家全部源自洛阳,铸成了中华文明最核心的思想体系,也成为世界上发展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也必然要求洛阳打造世界文化中心,成为炎黄子孙的情感归宿、世人向往的东方古城和华夏文明与思想的圣殿。
现状:但我们不得不承认,今天的洛阳虽然历尽千年繁华,但如今在中国城市版图中也仅居二流城市地位,国人对洛阳的认知,也仅存于支离破碎的”洛阳牡丹“、”龙门石窟“的碎片化印象之中,这个阅尽华夏文明诞生与成长、兴亡与轮回的千年帝都,与很多曾经辉煌的历史名城一样,在现代激烈的城市竞争中显得平静与寂寞。
● 二问:告诉世界一个怎样的洛阳?
一个城市没有现代化的城市品牌,无法走得长远。只有通过城市品牌的塑造和营销,向全国乃至全世界清晰地传达城市价值,才能使国际资本、优秀人才和全世界的游客认识洛阳,认同洛阳,向往洛阳,最终来到洛阳,与洛阳共同成长。
洛阳城市品牌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洛阳代表着什么?洛阳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洛阳将为世界的投资者、游客和人才提供什么发展机遇?洛阳的明天会是什么样?这一系列疑问,都亟需要通过城市品牌塑造和城市营销的各种手段清晰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传达。
● 三问:洛阳在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中处于怎样的战略地位?
”十省通衢“的洛阳,应该也能够成为中国内地与沿海三大增长极经济走廊之间的核心支点,成为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战略要地,成为中国启动内需的重要引爆点和中国能源、商品、人流的重要集散中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转移成为世界各国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产业升级的必由之路,每一次大的产业转移都是全球范围内产业和市场的重新洗牌,而每一次洗牌也会牵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神经。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已发生过三次大规模产业转移:第一次是20世纪50年代,欧美向日本转;第二次是60年代中后期,日本向亚洲四小龙转;第三次是80年代中期,亚洲四小龙向中国沿海转移,后者一跃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和全球加工工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启动了第四次产业转移浪潮,中国沿海向中西部的产业转移成为标志性事件。
● 四问:中国老重工业基地如何重生?
”东方红“拖拉机,是留在一代甚至两代中国人心中的集体记忆,也代表了洛阳曾经的辉煌。世界城市与区域经济发展领域的着名学者马里奥?波利斯曾经尖锐地把重工业城市称为”锈带“城市,认为依靠资源和特定优势发展起来的重工业成为阻碍城市进步的因素,认为重工业使城市患上了”侵扰性渔利综合症“。如美国的底特律,法国的北部地区和比利时的南部地区等,都是美国和欧洲传统的重工业城市,但经历了短暂的辉煌之后,却一直无法从消极的工业遗产中摆脱出来,从而丧失了新的发展机遇,美国的底特律甚至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后被形容为一座”死城“。事实上,正如中国东北地区和100多座资源性城市一样,依靠重工业和资源性产业发展的单极增长模式如今已经遇到了严重的发展瓶颈,”资源诅咒“效应开始逐步显现。将重工业发散和延伸成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将洛阳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并倒逼现有产业升级,吸引新的下游先进制造业,开拓中国内需市场,从而实现洛阳重工业的整体转型升级。
● 五问:科研院所为何逃离洛阳?
为洛阳的众多科研机构搭建一个产、学、研、中介机构和资本相对接的平台,才能推动国内外创新资源、产业资源、人才资源和资本与洛阳对接,实现引资与引智并举,助推产业升级,真正实现创新驱动的发展方式。2008年3月10日,是一个让洛阳人失落的日子,中铁隧道勘测设计院从洛阳迁往天津,而这是14家驻洛阳的中央部署科研机构之一。随后,多家科研单位也纷纷开始实施或准备实施类似的搬迁计划。作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之一的洛阳,曾在中国科研力量布局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席位。洛阳拥有丰厚的科研资源,但却缺乏将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平台,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 六问:洛阳战略新兴产业如何”星火燎原“?
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强力扶持的政策体系、创新转化平台、产业链上下游配套和强大的人才支撑。洛阳不缺拥有核心技术的战略新兴企业,但缺乏从企业,到产业,再到现代产业集群的跳板。目前,洛阳在动力电池、风电、光伏、信息产业、互联网等产业已经集聚了中航锂电、中航光电、尚德、用友软件等一批有实力的大项目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企业,而洛阳能否实现一个项目带动一个产业,一个产业带动一个产业集群,将这些”星星之火“培育成”燎原之势“,我们拭目以待。
● 七问:孔雀如何洛阳飞?
人才是城市和产业发展的第一要素。上世纪改革开放之初,形成了”孔雀东南飞“的风潮,包括洛阳在内的内地人才纷纷南下”淘金“,没有了人才的支撑,内地发展更加滞后。按照经济学的一句经典名言,”聪明人喜欢与聪明人在一起“,道出了人才为什么喜欢扎堆大城市的奥秘。因为高端人才之间的信息交流,和相互学习,对于人才来说是比薪酬和生活幸福感更加重要的事,因为人才只有不断在集体的环境中学习工作才能不断增值,反之就会在行业中落伍,甚至贬值。因此,洛阳要吸引高端人才,就需要打造”高端人才阶层“,通过搭建人才交流和沟通的平台,用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和产、学、研一体化的研发模式,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在洛阳能够不断升值而非贬值。
● 八问:中国北方水城如何走国际生态城之路?
中国北方是严重缺水的地区,而洛阳凭借其极大河流蕴藏的丰富水资源,完全是当之无愧的北方水城,这是在整个北中国独一无二的城市竞争力所在。通过建设国际生态城,至少可以达到”一箭五雕“的效果: 第一箭,河南需要一座国际生态城,为河南乃至中原地区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绿色崛起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二箭:洛阳自身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名山大川资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资源,但这些资源一直缺乏一个大的平台进行整合。第三箭:国际生态城所代表的,是一种面向未来的绿色、生态、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方式,对高端产业所需的高端人才同样具有强大的吸引力;第四箭:洛阳作为中华文明的原点,延续的是一种农业文明的精髓,只有与现代文明相结合,才能在全国乃至全球舞台上焕发新的光彩。第五箭:国际生态城的建设,是低碳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的强力引擎可以将城市与产业的发展融为一体,形成共振发展的强大合力。”一箭五雕“,洛阳何乐而不为?
● 九问:根文化如何变成生产力?
作为全球1亿客家人的祖籍地和精神地标,洛阳如何利用宗族情结打好招商牌?如何将文化之力、亲缘之力、品牌之力变成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品牌,平台,营销,服务,基地,缺一不可。试看全球客家恳亲大会,至今还没有在洛阳举办过一届,这直接反映了洛阳没有把全球1亿客家人的精神圣地用直接的手段变成文化的平台,亲缘的平台,招商引资的平台。
● 十问:郑洛争霸还是共同打天下?
当今世界,全球产业竞争已经演变成城市群的竞争。 大伦敦城市群,法国大巴黎地区,德国莱因-鲁尔地区,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和五大湖沿岸城市群,东京—大阪城市群,以及珠三角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和环渤海城市群,都是世界经济重心不断转移的产物。
产业互补,资源共享,城市共建,双核共舞,交通共联,民生共享,机制共通,是郑洛联手打天下必须迈过的”七道坎“。七大难题破解,郑洛共同发展大局可定。其时,中原经济区才能迎来强大的增长极,成为带动中原崛起的真正龙头城市圈。
摘自大河网